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试点工作是今年省市场监管局认证检测的重点工作,为更好地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9月11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厦门方圆技术服务专家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试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同时对试点经验进行分享、总结。
9月11日上午,厦门市局认证处陈达龙处长、翔安区局黄志东副局长、质监科杨德育科长和厦门方圆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一行7人参观、走访了5家试点企业中的厦门惠尔洁卫浴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市滴亮日化有限公司。陈处长指出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验证,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高效的管理系统。目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要不断树立、强化企业品牌,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品牌来自于积累、来自于客户等各方的信心,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最终使企业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翔安区局黄志东副局长提出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本质贯标,要适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9月11日下午,厦门市参与质量提升试点的5家企业均展示了自参与试点提升以来发生的变化、收获及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经过厦门方圆专家团队的辅导,试点企业在以下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改进:
1、重新建立或修改原有文件,使制度、表单更加切合企业实际,如:有的企业从原来的37份文件“瘦身”为12份,作业表单从原来的114份整合、减少为76份,适用性增强、工作效率提升;
2、通过流程梳理、优化,提升过程管理有效性和效率。如:通过对设计变更、生产订单变更等流程管理,传递错误从每月3-5起降至目前的0起,每年节约因变更错误导致的呆滞材料、换线成本约6万元。通过建立产前准备点检及首件确认过程,解决批量性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场人员由20人减少为17人,预计每年可减少人工投入约15万元。
3、加强现场5s、目视化管理,如:通过对生产车间线边仓及仓储区域的重新布局定位、增加区位物料类别、物料卡等,改变现场物料堆放混乱的问题,提升仓库发料、配料工作效率。通过改进,3名物料配送人员工作效率提升15%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1.66万元。
4、生产设备、工艺优化、提升,如:通过更换自动灌装机,减少了6名操作人员,每年可以减少成本支出20余万元。
试点企业汇报结束后,与会的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积极、踊跃、恳切的发言、讨论。
亮而丽杨总说,在决定改善提升之初,厦门方圆郑总亲自实地考察,跟他进行了一整天的交流,帮助他下定了改进的决心,也感谢厦门方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他认为这次改善活动与其说是帮助企业提升,不如说是帮助企业老板在质量意识、管理认识的提升。原来困扰公司多年的客诉问题,在近一个多月未再发生,提升了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和企业管理的自信心,没有客诉了,返工也减少了,原来20个人做的事情现在17个人就可以做,也减少了人工成本。这次改善效果很不错,但更为重要的是把改善效果固化,等这次试点活动结束后,希望后续和厦门方圆保持长期合作,持续改进。
滴亮日化赵总说他以前对企业管理不熟悉,对质量没有引起100%的重视,在厦门方圆老师的引导下逐认识到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事情,员工的意识要能跟得上、人想做才行,不换思想就换人,同时对厦门方圆老师的技术服务给与了极大的肯定和感谢。
惠尔洁、米博、安一启的负责人、代表均进行了发言,他们认为其他企业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给了他们很多启示,很多小微企业的问题是共性的,其他企业的解决思路会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也给了他们改进的勇气和信心。质量管理、质量提升也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他们表示试点活动进行以来,公司的质量系统管理、关键过程优化、现场管理提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成效。在后面推进过程中,会更加积极、有效的支持、配合这次提升试点活动,以期更大的进步、改善。
厦门方圆认证郑总表示在小微企业提升试点开始之际,厦门方圆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第一时间组建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同时不计成本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还远没有到达终点,希望各企业家和厦门方圆技术服务团队继续攻坚克难,取得更大的成果。
翔安区局杨科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企业要正视自身存在问题,敢于剖析。同时改善可以从企业的痛点、难点、易改点开始,这样成效会比较显著,也有助于提升企业改进的信心,以后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质量改善的行列中。最后与会人员还建立了企业改善提升微信工作群,方便大家在群里共同分享改进的经验、诀窍,增强改进成效。 |